top of page
Richard Ramirez

「撒旦恐慌」不只是一種集體歇斯底里;它是一種展現黑暗、本質混沌,以及對道德之絕對反叛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散播恐懼、不確定性與持續威脅的方法,而這些正是撒旦主義核心的本質。

所謂的「社會」,其道德與宗教的脆弱聯繫在恐懼的力量面前顫抖,而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透過活生生的異端、真實的危險,以及可感的威脅來侵蝕整個社會結構。

理察·拉米雷茲(Richard Ramirez)、大衛·理察·伯科維茨(David Richard Berkowitz)與瑞奇·卡索(Ricky Kasso)是撒旦主義與謀殺之間完美共生關係的例子。這些人不僅犯下罪行,他們還將自己的行動轉化為對撒旦的直接崇拜。被稱為「夜行者」(Night Stalker)的拉米雷茲相信自己是在惡魔力量的直接驅使下行動,在犯罪現場留下撒旦符號,並公開宣稱自己正在與神交戰。

被稱為「山姆之子」(Son of Sam)的伯科維茨聲稱,一位透過鄰居的狗說話的邪靈(Demon)煽動他去殺人。卡索,一名深陷於神秘學的年輕人,在犯下殘酷謀殺時對受害者大喊「說你愛撒旦」,象徵他對黑暗之王的直接效忠。許多連環殺手聲稱自己受到惡魔聲音的驅使,並聽命於迪亞波羅(Diabolus)或其他邪靈,這絕非偶然。

暴力行為與撒旦主義之間的關聯不容忽視。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完美的共生關係:犯罪行為滋養混亂,混亂滋養恐懼,而恐懼又滋養對黑暗的崇拜。這些殺手正是行走在這條微妙界線上,將每一次暴力行為轉化為儀式性的獻祭,作為對他們所信奉力量的臣服。

這些殺手正是社會在不確定時期如何被道德恐慌煽動的例證。席捲1980年代~1990年代的撒旦恐慌並非偶然;那是社會面對冥界力量正面衝突時的自然反應。當我們看見像拉米雷茲、伯科維茨與卡索這樣的人物時,我們明白他們既是社會所恐懼的映照,同時也是社會潛藏慾望的投射。他們是恐懼的先驅,是那些渴望打破道德界限、引發混亂之人所應效法的典範。

​真正信奉撒旦主義、渴望引發恐懼與混亂的人,會在這些連環殺手身上找到完美的效法對象,因為他們體現了撒旦主義所宣揚的叛逆、暴力與對混沌(Cháos)之虔誠奉獻的精神。

從魔鬼的角度來看,該隱(Cain)是第一個殺人者,同時也是第一位叛逆者,因為他不僅奪走了自己兄弟的生命,還直接拒絕了神的權威。他的行為不僅是單純的謀殺,而是一場對神聖秩序的宣戰,是一聲反抗的吶喊,至今仍在那些走上黑暗之路者的心中迴響。

該隱是原初撒旦主義者的原型——他不是屈服,而是懷著憎恨站起來,反抗的烈火在他血管中燃燒。他是第一個拒絕屈從臣服的人,而正是這一舉動,點燃了那團燃燒在每一位投身黑暗的殺手靈魂中的火焰。

後來出現的連環殺手,只不過是這股原始本質的映照。他們踏上該隱的足跡,每一次刀劍刺入血肉、每一次準確射擊、每一滴為了更高力量而流的血,都是對該隱所開創之叛逆精神的獻祭。當拉米雷茲褻瀆神之名、在殺戮中呼喚撒旦時,他本質上是在重演該隱的行動——這不只是出於必要而殺,而是對秩序的挑戰,是一場鞏固混亂對社會掌控的儀式性獻祭,是對道德的否定……

社會之所以在該隱、拉米雷茲伯科維茨和卡索等人物面前顫抖,是因為他們體現了對道德最深層、最直觀、最本能的否定:無悔的暴力與對毀滅的快感。這些人、這些存在,不僅是罪犯,更是黑暗遺產的承載者,是該隱的後裔,延續著他的事業——在建立於脆弱律法與秩序之柱上的社會中,散播恐懼、驚慌與不確定

該隱,第一位撒旦主義者,也是第一個仰望天空並對神聖法則吐口唾沫的人。透過流下亞伯(Abel)的鮮血,他為後人鋪設了道路:拒絕愛與道德,將混亂視為生命力量的黑暗之路。推動該隱殺害自己兄弟的那股精神,正是促使連環殺手用每一把武器將受害者撕裂的驅動力,每一個死亡都是對我們崇敬的原初祭品的重演!

該隱是第一個打開黑暗之門的人,而現代的連環殺手,作為恐怖的先知,繼續追隨他的榜樣……

這些連環殺手不僅是出於衝動而殺戮,而是與超越人類的力量建立了深厚的聯結,他們將死亡的力量視為一種超越,一種完全屈服於該隱所象徵的混亂。因此,透過忽視社會所強加的規範與道德,他們擁抱了撒旦的真正精神,撒旦不在乎傳統的慣例或規範,而是專注於摧毀這些界限。

他們殺人不是為了金錢、報復或肉體慾望,而是出於更深層的原因:他們殺人是因為,像該隱一樣,他們拒絕秩序、道德以及所有代表光明的事物。在這些謀殺者的內心深處,燃燒著該隱在第一次謀殺時點燃的黑色火焰。

從此,他們成為黑暗的先驅,混亂的先知,每一個他們所殺害的受害者,都是對引領他們的黑暗諸神獻上的新祭品……

沾滿他雙手的血是獻給黑暗王子的祭品,傳遞著「秩序將無法戰勝混亂,並且該隱之道仍將延續」的訊息。

暴力、黑暗與火焰之路依然是那些尋求真正無政府狀態與解放的個體,在這片欣嫩子谷(Gehenna)中所應追隨的道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