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Quetzalcōātl

魁札科亞托

羽蛇神(Feathered Serpent),是一種著名的超自然實體或神靈,在許多中美洲宗教中都有發現。

阿茲特克:魁札科亞托(Quetzalcōātl,本文主角)
猶加敦馬雅:庫庫爾坎(K’uk’ulkan)
基切馬雅:古庫馬茲(Qʼuqʼumatz)和多西力(Tohil)

羽蛇神所使用的雙重象徵被認為是對神祇雙重本質的象徵,羽毛代表祂的神聖本質或飛向天空的能力,而蛇則代表祂的人性或在地上與其他動物一起爬行的能力,這種二元性在中美洲神祇中非常常見。

Quetzalcóatl_como_la_serpiente_emplumada_y_el_dios_del_viento_Ehécatl,_en_el_folio_19.png
神學​

阿茲特人對神的事物十分謹慎。他們只信奉一位神,並將祂視為唯一的神。他們祈禱並懇求祂,祂的名字叫做魁札科亞托。

阿茲特克宗教雖然只信奉一位神,但該神具有多重身份和功能,且擁有許多型態與化身;雖然他們指信奉一位神,但他們的宗教體系並非一神論。這種「神祇系統」的概念很像夏克提派(Shaktism),信徒崇拜各種女神,但其實都是在崇拜原初至高夏克提(Shakti)。正如阿方索·卡索·安德拉德(Alfonso Caso y Andrade)所說,魁札科亞托是風、生命、晨曦、金星、雙胞胎和怪物之神。此外,魁札科亞托也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像是埃埃卡托(Ehecatl)、特拉維斯卡爾潘特庫特利(Tlāhuizcalpantecuhtli)、阿卡特爾·托皮爾特辛(Cē Ācatl Topiltzin)、修羅托(Xolotl)。

Ehecatl.jpg
埃埃卡托
Tlahuizcalpantecuhtli.jpg
阿卡特爾·托皮爾特辛
Quetzalcoatl
特拉維斯卡爾潘特庫特利
Xolotl
修羅托
墨西哥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阿方索·卡索提到,魁札科亞托是墨西哥的普羅米修斯。魁札科亞托這個名字在其意義上指的是「雙胞胎兄弟」,而在其神秘意義上也可以翻譯為「珍貴的雙胞胎」。這與金星的兩個面貌密切相關:當金星在晨曦升起時,它代表魁札科亞托,而在黃昏出現時,則代表修羅托。前面有說到「特拉維斯卡帕特庫特利」是魁札科亞托的另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在意思上更強調了羽蛇神的雙重性,這也是祂在形象上有著兩張臉的原因。

魁札科亞托、特拉維斯卡爾潘特庫特利與金星

前面有提到特拉維斯卡帕特庫特利代表了金星的雙重面貌,這顆星在中美洲人中被視為一顆明亮的星星。金星的584天週期被精確地記錄和計算,並用於規劃宗教儀式、農業活動與曆法,甚至城市的建築佈局,例如特奧蒂瓦坎(Teotihuacán)、托爾特克帝國(Toltec Empire,674年~1122年)的首都圖拉(Tula)、馬雅文明(Maya civilization,前2,000年~1697年)的烏斯馬爾(Uxmal)和奇琴伊察(Chichén Itzá),這些古城都是根據金星在其週期中特定時刻的出現而設計和對齊的。

新人類的創造者

阿茲特克人相信他們生活在一個由幾代太陽(也就是世界)主宰的宇宙中,目前的太陽神叫做托納蒂烏(Tōnatiuh),是第五位太陽神。前三位太陽神(土太陽676年、風太陽676年、火太陽364年)分別因風暴、美洲豹和火焰雨而毀滅。第四位太陽神(水太陽,共經歷312年)被洪水淹沒,當時人們變成了魚並擴散到了海洋中,世界也因被水淹滅而結束。

魁札科亞托前往米克特蘭(Mictlān,阿茲特克的冥界),向冥界之神米克特蘭特庫特利(Mictlāntēcutli)索要先前種族的骨骸,以用來創造新人類。於是,魁札科亞托和祂的雙胞胎兄弟修羅托開始了這次旅程。然而,米克特蘭特庫特利並不值得信賴,因此魁札科亞托決定盜取骨骸並逃跑。米克特蘭特庫特利試圖阻止魁札科亞托的逃脫,雖然沒成功完全阻擋,但卻使魁札科亞托在逃跑的途中失手而掉落了骨骸。骨骸落地而碎裂,所以魁札科亞托只能收集到碎片並帶著它們離開冥界。

魁札科亞托在骨骸上自我犧牲,在自己的耳垂、小腿、舌頭上弄出傷口,將自己的血撒在骨骸碎片上,創造了第五世界的人類和陰莖,為骨骸注入新的生命。

人類的恩人,科學及玉米的賜予者

魁札科亞托看到人們僅僅以草藥和動物為食,於是尋找改善他們食物的方法。祂發現螞蟻會將玉米儲存在一座山中。於是,魁札科亞托變成一隻黑螞蟻,並與一隻紅螞蟻一起偷取玉米,將其交給人類以便他們種植。魁札科亞托還教導人類如何打磨翡翠和其他寶石,編織多色的布料。最重要的是,魁札科亞托向人類傳授了科學知識,提供了測量時間和觀察天體運行的方法;祂教會了人們曆法,創立了儀式,並規定了祈禱和犧牲的日期。

魁札科亞托、路西法、磷與金星

根據2003年理查德·列維頓(Richard Leviton)《路西法的九種面貌:光之主》(The Nine Faces of Lucifer: Lord of Light)中的描述,路西法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研究。一方面是基於地球的地形學維度,另一方面是基於神學的維度。列維頓提到:「神使路西法成為所有民族的守護者。祂被稱為Lucem Ferre,來自拉丁語,意為『帶來光明者』或『光明使者』」。

列維頓進一步提到,路西法與金星有關,金星在古代被稱為「磷光星」或「路西法」。金星被形容為「挑戰黎明的驕傲之星」。路西法被稱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Helel ben Shahar)、赫勒(Helel,希伯來文)、晨星、光明的主宰、光芒四射者、早晨的使者、光明的賜予者和帶來光明者。

誰住在托蘭(Tōllān)

根據列維頓的觀點,魁札科亞托是路西法的一種更為溫和或中立的顯現,沒有墮落的污點。列維頓指出,魁札科亞托的名字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中「Quetzal」是指一種由馬雅人和墨西哥人認為具有神聖來源的鳳尾綠咬鵑(Resplendent quetzal);而「coatl」則是指蛇。因此魁札科亞托的意思就是「羽蛇」。

魁札科亞托是風的神祇,像風一樣主宰整個空間。像普羅米修斯一樣,祂將藝術的知識賜予人類。魁札科亞托代表著性慾和愛情、純潔與貞操。祂既是靈魂升天的象徵,也是地球上具體化的物質。祂兼具天使與魔鬼的特質。魁札科亞托來自傳說中的托蘭之城,這是太陽的土地。正如提到的,魁札科亞托的一個名字是晨星,這個名字也被用來指金星。對於阿茲特克人來說,托蘭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地方,擁有豐富的資源、技術的進步和藝術的完美,所有這些都在魁札科亞托作為創始者的保護之下。托蘭的居民被稱為托爾特克(Toltec),被認為是「非常智慧的人」。

對馬雅人來說

根據赫蘇斯·加林多(Jesús Galindo)《美洲古代考古天文學》(Arqueoastronomía en la América antigua)中的描述,金星對馬雅人來說非常重要,他們用幾個名稱來稱呼金星:

Xux Ek:黃蜂星,馬雅人認為在某些時刻金星的光線對人類有害。
Nok Ek:大星,指金星在夜空中的明亮和顯眼。
Sastal Ek:明亮之星,反映了金星的強烈光芒。
Chac Ek:紅星,指金星在接近地平線時呈現的紅色。。
Ahzab Kab Ek:喚醒地球的星,反映了金星對地球的影響力和象徵意義。
在馬雅文化中,金星與庫庫爾坎相關聯,而庫庫爾坎則是馬雅版本的魁札科亞托。

庫庫爾坎降臨

根據列維頓的說法,在一份馬雅文獻中,每年3月21日春分時神祇庫庫爾坎被描繪為沿著一條「天界的繩索」降臨,這條繩索上裝飾著金星的符號。這個場景表示神祇的重生及其神聖屬性。天文學家稱,這可能指的是神祇在其晨星階段的降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