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īlīth
莉莉絲
最早提到類似莉莉絲的名字出現在前3世紀的《蘇美王表》(Sumerian King List)中,該表指出著名蘇美英雄吉爾伽美什(Gilgamesh)的父親是一個名叫利盧(Lilu)的邪靈(Demon),一種夢魘般的妖魔。利盧是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神話中與性活動相關的幾種靈體之一。其他還有莉莉圖(Lilitu)或莉莉(Lili),還有一種靈體叫阿爾達特·莉莉(Ardat-Lili),另一種叫伊爾迪·莉莉(Irdi-Lili)。據信,利盧徘徊於沙漠和開闊地區,對孕婦和嬰兒特別危險。莉莉圖是他的女性對應體,而阿爾達特·莉莉是一個無法正常進行性活動並對年輕男子具有攻擊性的年輕女孩。伊爾迪·莉莉是她的男性對應體。如今,這些理論經常受到質疑,許多學者認為這些靈體最初是代表風暴和風的邪靈,它們與中世紀的魅魔(Succubus)和夢魔(Incubus)的聯繫是由於錯誤的翻譯和誤解所致。猶太傳說裡的莉莉絲在美索不達米亞根本沒有出現,在那些時期的任何已知資料中都沒有這個名字的實體,而通常被認為與她有關的靈體是一個棲息在樹上的女性存在,描述於吉爾伽美什的傳說中。然而,這種靈體與後來我們在資料中見到的莉莉絲幾乎沒有什麼聯繫。換句話說,所有關於莉莉絲起源於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理論可能都是錯誤的,至今沒有資料能夠證實或否定這些理論。

浮雕
有個來自伊辛-拉爾薩時期(Isin-Larsa period,前2,025年~前1,763年)或舊巴比倫帝國(Old Babylonian Empire,前1,894~前1,595年)的《夜之女王浮雕》(Queen of the Night Relief),又稱《伯尼浮雕》(Burney Relief)。
這個被稱為《伯尼浮雕》的作品,是由古董商賽德尼·伯納德·伯尼(Sydney Bernard Burney)命名的。它於1939年首次展出,因其並非通過正式的考古發掘出土,因此我們無法確定其確切來源或發現情境。在今天,我們稱它為「夜之女王」,並被廣泛用於創作與莉莉絲相關的護身符、雕像和海報。浮雕中的女性形象有翅膀和貓頭鷹腳,站在兩隻獅子上,並被貓頭鷹環繞。雖然貓頭鷹在許多神話和民間傳說中與莉莉絲有關,但獅子並非她的典型特徵,因此,現代學者更傾向於將這個形象認定為伊絲塔(Ishtar)或埃列什基伽勒(Ereshkigal)。這意味著我們對於莉莉絲形象的理解可能是錯誤的,許多與她相關的神秘物品應該歸屬於其他神祇。

《聖經》
除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外,《聖經》也被認為是提到莉莉絲的另一個來源。《以賽亞書》34:14:「曠野的走獸要和豺狼相遇,野山羊要與伴偶對叫,夜間的怪物必在那裡棲身,自找安歇之處」。
雖然這一經文被一些學者認為是提到「莉莉絲」,但事實上,莉莉絲這個名字並沒有明確出現在經文中。取而代之的是,大多數《聖經》版本將其翻譯為「夜間的怪物」或「夜鳥」,這是一種被認為不潔的動物。這樣的翻譯進一步模糊了我們對莉莉絲這一形象的理解,使我們無法透過《聖經》確定她的起源和性質。
其他起源
其他在探討莉莉絲的文獻中經常引用的來源包括曼達安教(Mandaeism)的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以及許多護身符和描繪。其中大部分與希伯來傳說相連,這可能是這位女神起源的地方,因為她的神話和角色在這裡是最突出的。在莉莉絲神話的最早來源中,分別是《塔木德》(Talmud)、《米德拉什·阿布基爾》(Midrash Abkir)、中世紀的《左流經論》(Treatise on the Left Emanation)和《光輝之書》(Zohar)。《塔木德》中包含了最著名的莉莉絲故事,根據這個故事,她是亞當(Adam)的第一任妻子,比夏娃(Eve)早。在這個傳說中,莉莉絲和亞當是一起被神創造的,都來自地球的土壤。他們在創造上是平等的,但雙方無法找到幸福或理解。當亞當希望與莉莉絲性交時,她拒絕被置於亞當之下,拒絕男上女下的體位。由於亞當仍試圖撲倒她,因此她離開了伊甸園並逃走。這一切以戲劇性的方式發生:她憤怒地飛上天中,大吼出神的秘名,飛往紅海岸邊定居,便開始與邪靈交配,每天生下數百個小魔物。神見狀,派了三位天使(桑維Sanvi、桑桑維Sansanvi和塞曼格拉夫Semangelaf)去找她,並告訴天使:「要麼把她帶回來,要麼把她淹死在水中」。不過,這一切都沒有發生。相反,祂們達成了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莉莉絲承諾,如果亞當的後代身戴刻有三位天使之名的護身符,莉莉絲就會饒恕他們的生命。她也同意每天殺害100個自己的孩子。作為回報,天使們離開了她,從那時起直到今天,她成為了地球上所有魔鬼之靈的女王和母親。
莉莉絲的紅海只不過是女神迦梨(Kālī)血海的另一個版本。血海孕育了萬物,但需要定期的祭祀補充。
希伯來傳說
在希伯來傳說中,莉莉絲是世界上所有邪惡的母親。在卡巴拉中,她是彼岸(Sitra Ahra)的女王,即「另一邊」的統治者——魔鬼和世界上所有憎惡之物的王國——死亡之樹克里弗(Qliphoth)。人們也相信,莉莉絲或她的魔鬼配偶薩麥爾(Sammāʾēl)以蛇的形式來到亞當和夏娃身邊,引誘他們品嚐知善惡樹(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的果實。然後,薩麥爾作為蛇與夏娃同房,並懷了該隱(Cain),即世界上第一個殺人犯。有些人們認為夏娃當時被莉莉絲附身,因此她和她的魔鬼配偶是是第一個人類後裔的真正父母。此時此刻,她不再是一個次要的魔鬼,而是地獄女王,眾魔之母,更奇怪的是,她還是「神的使者」和配偶。根據卡巴拉傳說,神讓薩麥爾的妻子瑪特羅尼特(Matronit)離開祂,換了一個「女奴」過去。據信這個女奴就是莉莉絲。介紹到這邊,莉莉絲這樣的角色多樣性和模糊性使得莉莉絲成為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一。
中世紀傳說
莉莉絲的神話在中世紀的民間傳說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這裡,我們完全了解她作為所有魅魔和夢魔的女王,她在夜晚困擾睡夢中的人們,特別是引發春夢,並且偷取男人的精液,用來生育更多的惡魔靈魂。同時,莉莉絲和她的邪惡同夥也騷擾孕婦,導致死胎或殺死新生兒。這些邪惡行為使得人們在中世紀早期創作了許多對抗她及「莉莉絲們」的咒語和符號,這些咒語和符號被刻在碗、護身符和其他保護性物品上,以保護擁有者及其家人。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莉莉絲並不是單一的存在,而是指一群靈體。
人們相信,一旦「莉莉絲們」或莉林(Lilin,「莉莉Lili」的男性複數)」成功附身於某人時,他們就獲得了與該人同居的權利,這種關係需要正式的離婚書才能解除。莉莉絲們被描繪成極度嫉妒和惡毒的存在,因此這群靈體會攻擊人類在正常婚姻下所生的孩子,折磨並掐死他們,並透過導致流產、不孕或分娩併發症來阻止新生命的誕生。中世紀的傳說充滿了對莉莉絲(們)的迷信和偏見,完全沒有給她任何正面的形象。
文藝復興傳說
關於這位女神最著名的文藝復興時期資料是《莉莉絲之書》(Liber Lilith)。嚴格來講沒人知道這本書的歷史有多古老,唯一一本流進西方神秘傳統的副本是1563年印刷的。《莉莉絲之書》是由德國神秘學家卡爾·斯泰格(Karl Steiger)於1990年在柏林的一家古董店發現的,其中包含關於莉莉絲及其力量的詳細論述,似乎屬於諾斯底傳統。他獲得的副本可能是約翰·迪伊(John Dee)在莫特萊克(Mortlake)家中的私人圖書館的一部分。該書後由唐納德·泰森(Donald Tyson)修訂並印刷,於2006年首次出版,讓這本消失了4個多世紀的著作重新問世。該書包含許多對古典時代晚期/中世紀初期諾斯底術語和概念的引用,被認為是被腐化的諾斯底作品或受諾斯底思想影響的早期猶太神秘文本。有趣的是,這是目前唯一已知專門介紹莉莉絲的資料來源,以及介紹了她神話的起源,並提供了如何透過魔法儀式召喚她和她的配偶薩邁爾的指南。在這裡,我們能夠認識到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莉莉絲的形象。此外,這本書並未像大多數猶太來源所描述的那樣,將她描述為女性惡魔、次要靈體或吃小孩的怪物;相反,我們首次看到她作為女神的多重面貌,黑暗女性的複雜原型。文本中呈現的儀式和咒語也不是為了壓制或驅趕她;相反,他們召喚她是而是為了從她那裡獲取知識和力量。這一觀點在當時和後來的其他文本中都未曾出現,因此非常獨特。這本書連龍族黑魔法師兼升焰神殿(Temple of Ascending Flame)創辦人阿塞納特·梅森(Asenath Mason)都非常喜歡!
莉莉絲與路西法
如今,莉莉絲不僅存在於魔鬼學中,也出現在女性主義理念、心理學、藝術、文學、電影、電玩遊戲等領域。在西方神秘傳統中,她是複雜的秘法哲學和儀式系統的一部分。在升焰神殿中,莉莉絲是路西法的女性對應者,是該神殿主要信仰體系的第二根支柱。澄清一下——這種聯繫並非杜撰,而是有歷史文獻支持的。實際上,確實有文獻來源且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這些文獻中提到莉莉絲與路西法並列,而非薩邁爾,甚至更多的來源將路西法與薩邁爾視為同一存在。在這個範式中,路西法/薩麥爾是龍之流(Current of the Dragon)的入口,是神化靈魂的象徵,是龍族自我啟蒙之路的守護神。祂是推動人類意識進化的太陽照亮力量,自人類誕生以來一直在發揮作用。祂是力量、火焰和狂怒。祂透過其燃燒的上升之柱賦予並提升啟蒙者。祂的原始太陽能量充盈啟蒙者的細微身體,注入祂那永恆的本質,點燃人類超越慾望的火焰,這是所有進化的載體。在龍族啟蒙魔法中,莉莉絲是其女性對應者。她是激情、慾望和誘惑。她誘惑靈魂,將其從光明面引入暗夜面,激發對知識和力量的渴望,並點燃神性的火花,隨著修行的每一步逐漸成為上升之火。這是轉化的火焰,是神性的本質。他們共同統治整個克里弗:薩麥爾/路西法坐鎮於第1質點(Sefirot)神的二元性(Thaumiel,或無神論Bacikal),莉莉絲則在樹的每個層次出現,作為暗夜之路的引導者和啟蒙者,誘惑啟蒙者釋放蛇之力。就像火蛇喚醒意識並解放其束縛,莉莉絲解放靈魂脫離肉體的幻覺,喚醒超越的渴望。祂們聯合的形象及環繞的力量是利維坦(Leviathan,在卡巴拉中稱為塔寧伊弗Tanin'iver),象徵連續性和永恆存在的原則。他是諾斯底經典中的「外在黑暗」,是古代神話中的原始海洋,是龍族傳統中的虛無之龍,是一切顯化的原初來源。
黑月莉莉絲
黑月莉莉絲(⚸)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占星「位置」,與深層渴望、性解放以及認領(或更恰當地說,是重新認領)自身身份的非凡力量有關。
黑月莉莉絲並不存在。物理上來說是這樣的。與我們在占星學中追蹤的行星,甚至是小行星有所不同,黑月莉莉絲實際上是一個位置,而不是一個天體。
當月球繞著地球公轉時,月球沿著自身的橢圓軌道運動,而地球不在這個橢圓的中心,而是偏向一側。這意味著月球有時會離地球較近,有時則離地球較遠。當月球較近時,形成被稱為超級月亮(Supermoon,又稱近點朔望月)的月相,這時它位於近地點(Perigee);而當它離地球最遠時,則位於遠地點(Apogee),而這時的月相稱為最小月亮(Micromoon,又稱遠點朔望月)。
黑月莉莉絲位在遠地點那一側,並與地球位置對稱的點。簡單來講,它基本上就是現實中的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因此黑月莉莉絲又稱暗月(Dark Moon)。

雖然黑月莉莉絲經常被過度性化,但我認為它的神話和象徵意義最能透過其缺乏實質存在來表達:黑月莉莉絲是一種虛空。一種不存在的東西。一個缺失的部分。同樣,黑月莉莉絲代表著我們最深層次被壓抑的慾望,渴望被表達出來。它探索我們內心最黑暗的部分,那些我們常常害怕承認或感到被批評或誤解的地方。當我們選擇探索自己故事中的這些空虛或空白部分時,我們可以挖掘出關於自己最隱藏部分的驚人發現:我們的慾望、自主、意志和自由。
每個人的完整占星學資料中都包含黑月莉莉絲,即個人星座命盤(Birth Chart,又稱Natal Horoscope)。透過使用占星軟體,如TimePassages或Astro.com,就可以確定個體星盤中黑月莉莉絲所在的星座。以下是與12星座相關的關鍵詞;請注意,黑月莉莉絲代表著重新主張自主性,因此透過將這個概念與相應的關鍵詞配對,便可以發現這種原始、重新主張的能量在個體身上是什麼樣子。
黑月莉莉絲在白羊座:成功、競爭、勝利。
黑月莉莉絲在金牛座:價值、價值觀、穩定性。
黑月莉莉絲在雙子座:溝通、信息、影響力。
黑月莉莉絲在巨蟹座:培養、支持、敏感性。
黑月莉莉絲在獅子座:可見度、聚光燈、勇氣。
黑月莉莉絲在處女座:結構、組織、療愈。
黑月莉莉絲在天秤座:夥伴關係、承諾、平衡。
黑月莉莉絲在天蠍座:轉變、變態、深度。
黑月莉莉絲在射手座:擴展、智慧、探索。
黑月莉莉絲在摩羯座:決心、野心、動機。
黑月莉莉絲在水瓶座:反叛、行動主義、進步。
黑月莉莉絲在雙魚座:直覺、心靈、創造力。
1181莉莉絲
在命名前的天文學臨時編號為1927 CQ,是來自小行星帶中部地區的金屬小行星,直徑大約23公里,每4年4個月(1,587天)繞行太陽一次。
第二衛星
莉莉絲是地球的一顆虛構衛星,據說質量與月球相當,由占星家沃爾特·高恩·奧德(Walter Gorn Old)在1918年提出。他聲稱莉莉絲就是20年前科學家格奧爾格·威廉·沃爾特馬特博士(Dr. Georg Wilhelm Waltemath)聲稱發現的第二顆衛星,但從未得到證實。奧德還聲稱自己是歷史上首位觀察到沃爾特馬特的衛星越過太陽的人,並理性地認為它過於黑暗以至於在視覺上無法被其他方式偵測到被看見。
魅魔